缝衣针加红枣的信
奶奶生于民国五年,在我大学毕业的第二年无疾而终,享年84岁。奶奶和我们共同生活了几十年,却和爷爷在一起不过15年,俩人真正一起生活的日子更少。奶奶嫁给爷爷的时候刚刚14岁,爷爷15岁,花朵般的年纪,两个小娃娃从此开始了自己的小家日子。爷爷家世代经商,奶奶过门不久他就远赴南京接手祖公留给他的烟坊摊子,奶奶则一个人留在家里遵守孝道。爷爷在他29岁的时候永远地离开了奶奶,那时的奶奶,已经是5个孩子的母亲,其间的艰辛不敢想象。我原先总认为爷爷奶奶的结合是一种悲剧,纯粹是媒妁之言和讲究门当户对的旧俗牺牲品........
奶奶生命中不能承受的“痛”
前几天,母亲和我在整理爷爷的遗物的时候,突然一方叠的整整齐齐的手绢,映入我的眼帘。这方手绢对我而言很熟悉,白色的手绢,上面绣着几朵紫色梅花。这是小时候奶奶为我绣的,小时候我很爱哭,经常用手擦眼泪,奶奶看着既生气又心疼,生气是因为我这么喜欢哭,心疼的是怕我用脏手擦眼泪伤了眼睛。奶奶就用作衣服剩下的白布给我做了手绢,后来奶奶又觉得这白色手绢太素,就用紫色丝线在手绢上绣了几朵梅花。奶奶用紫色线绣梅花的用意只有我最清楚,我名字带梅,父亲当年为我取这个名字的用意,就是父亲希望我能够像梅花一样坚韧,不畏严寒........